即便诞生晚于螺纹钢,热轧卷板期货也注定是一个早产儿,没有像四万亿一样的资金背景,但谁又能笃定它的未来呢?令人欣慰的是,相对于冷清的现货,热轧卷板期货在3月21日挂牌首日成交近21万手,约合210万吨。这让一些钢贸商看到了希望,“夹心困惑”似有了化解之道。
多位钢铁业人士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市场对价格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期货价格往往领先现货价格运行,热轧卷板下游应用领域相对其它品种更为广阔,包括汽车、造船、五金、机械等行业,热轧卷板期货上市将会成为钢企、钢贸商以及下游用钢企业的有效风险管理工具。
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
半个月前,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给中国证券报记者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如果说线材和螺纹钢是钢铁中的面条,那么热轧卷板就是面片。”
临危受命,与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螺纹钢期货一样,热轧卷板某种程度上也扮演了这种角色。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需求不济;另一方面,行业本身遇到了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的压力,整体利润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行业亏损面越来越大。
同是阳春三月,相比于螺纹钢期货,热轧卷板确是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2009年3月27日挂牌交易的螺纹钢期货,虽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恐慌之中,但在“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的时刻,遇上了四万亿投资的良机。
螺纹钢期货,成为2009年全球金属乃至整个商品期货市场上最大的一匹“黑马”。历史数据显示,螺纹钢期货在2009年成交量达到2.7亿手,一举超过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明星品种”——金属铜。
数据显示,螺纹钢期货在2009年3月27日至2013年11月28日(单边统计,每手10吨)的累计成交量达到了9.3亿手,累计成交额37.4万亿元,日均成交量81.7万手,日均成交额为329.8亿元,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钢铁类期货品种。“本是同根生”的线材期货,在2009年9月中旬首个合约交割完成后,线材期货成交量逐渐萎缩,目前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反观热轧卷板这个品种,对其未来尚不好下定论。从首日挂牌成交来看,按双边计算,成交量总计20.9万手,持仓量5.75万手。回顾螺纹钢期货在2009年3月27日的表现,其当日成交35.5万手,持仓4.6万手。数据虽未有十足的可比性,但从银根紧松来看,螺纹钢期货确实“略胜一筹”。
那么,热轧卷板在哪方面相比螺纹钢更有优势呢?
分析师刘源表示,螺纹钢期货上市以来,大大改变了钢材现货市场的运行规律,金融市场对价格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期货价格往往领先现货价格运行,良好的实现了价格发现功能。然而,螺纹钢毕竟主要用于建筑等行业,并不能充分反映非建筑行业用钢的钢材价格、需求等情况,尤其是造船、汽车等行业,热轧卷板期货的上市将弥补这个问题。
另外,刘源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热轧卷板的产线产能集中,仓储优势均比螺纹钢要强。比如仓储方面,以上海市场为例,雨季或者大雾天基本上2-3个月存放在露天仓库中的螺纹钢就会锈迹斑斑的,这对螺纹钢本身价值就会出现折损,而热轧卷板则放上一年也可以照常用。这也是热轧卷板融资属性较强的原因。
钢铁人对它“既爱又恨”
目前,国内主要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还是板材为主,如宝钢、武钢、鞍钢等。刘源说,虽然螺纹钢期货上市已经很多年,但这些大企业还并没有真正很好的利用期货工具规避钢材价格下跌的市场风险,它们不怎么参与并不意味着不感兴趣,其实也一直都在研究或参与铁矿石掉期,不参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的主要产品并非螺纹钢,更不是所谓的交割品,因此存在不确定的交割风险,从谨慎的角度考虑是没法参与的。
也就是说,热轧卷板上市是有它的理由和优势。显见的是,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上市了螺纹钢、线材、焦炭、焦煤和铁矿石等期货品种,初步形成了钢铁全产业链期货品种体系。
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对本报记者表示,5年前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货上市之后,以生产热轧卷板为主的宝钢就一直期盼着热轧卷板期货能推出,因为热轧卷板是所有产品的基础定价产品,宝钢出于多种考虑并没有参与电子盘交易,热轧卷板期货上市使得宝钢有机会运用多种手段控制风险。
但实际上,央企、国企要参与期货并非那么容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铁企业下属期货公司的负责人就对本报记者表示,实际上钢厂对期货是既爱又恨的,一方面做套保方案需要国资委审批,流程走下来,有时候批下来行情机会为时已晚;另一方面钢厂领导因一直从事钢铁业,少于接触期货因而生畏,只看到风险而不知“不参与期货才有风险”。
可知的是,钢厂在上游原材料定价几乎没有话语权,国际铁矿石生产商巨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的垄断地位几乎不可撼动,而下游需求在这两年又江河日下,两头挤压令钢厂也着实难受。
与钢厂一样,钢贸商也饱受“夹心之苦”。在上海宝山区做了十多年钢贸生意的潘伟说,令钢贸商最为头疼的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不敢得罪钢厂,不仅要支付订货10%以上的预付款,而且只能被动接受钢厂定价,另一方面下游终端客户也“惹不起”,有个几十元一吨的利润就赶紧出货,有时候还得垫资做担保。
潘伟最近研究起了期货,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即便自己目前还不熟悉,不敢贸然参与其中,但期货对自己做现货有指导意义,一方面通过期货来调节库存水平,一方面在报价方面也多一个参考标的,另外未来还可以在期货市场上进货、抛货。
“热轧卷板今年以来波动倒是不大,但是现货上面有可能我就赚二三十元一吨,波动十元对我来说就是很大波动。”潘伟说,做热轧卷板贸易就是薄利多销,一般按钢厂倒推定价,算下来可能保证50元一吨的利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算上资金成本,基本利润只有1%左右,一吨也就30多元。
定价体系或逐渐被打破
期货是否会打破原有的定价体系,这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上海闽路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鲁彦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一线钢厂还是每月自主定价,二三线钢厂已经跟着市场走,2013年很多钢贸商采取消极不订货的模式,钢厂也很被动,相对以前钢厂定价强势弱了很多,不会大范围偏离市场价格。
“一季度热卷价格波动不是特别大,跌了100元左右,目前现货价格是每吨3300元左右,波动比较大的年份2008年、2009年,这两年有五六百元的波动。”鲁彦说,价格与市场实际需求有关系,供应增加,与国家政策相关,对下游行业需求产生影响。
鲁彦表示,钢贸利润非常低,一般按钢厂倒推定价,算下来热轧卷板可能会保证50元一吨的利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算上资金成本,基本利润只有1%左右,一吨也就30多元,如果只做基础材,利润最低,如果做高端材,好一点的利润可以达到2%。
大中型钢贸商是以套保为主,起到一个很好的“补贴”作用,中小型钢贸商多有投机心态,多数做得不理想。据鲁彦透露,一般订货会支付10%预付款,也有付全款的,资金占用非常厉害,因为钢厂比较强势,这种品种还是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上,钢厂也是资金链的被捆绑者,本身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垫付。
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规定,热轧卷板期货交易保证金收取比例暂定为合约价值的6%。
“提前一个月订货,成本4%保证金,而到钢厂订货需要10%至20%保证金,相对来说,只要是日照的东西,我可以到期货上去进货,对钢贸商来说还是有好的一面的。”对此,中铁物资集团华东有限公司经理钱德彪对本报记者表示。
同时他也指出,期货上市对热卷现货还是有影响的,一年内的货都可以交,但实际上在半年后,热卷交易就不是很好,另外,规定只要注册品牌钢厂,品牌之间没有设置升贴水,但实际品牌之间是有差价的,这就打破了原来的供需结构,钢厂可以源源不断往期货上交,只要价格合适。
此外,对目前国内主要的热轧电子交易平台也有影响。业内人士预计,热轧卷板期货的上市能够吸引很多资金参与,盘面的活跃度也将大大超过一些大宗电子盘,对这类电子平台而言,明显是有很大的冲击力,资金流向热轧期货的概率很大。
来源:中国证券报 |